
本文主要针对Co-IP实验常见问题之假阳性问题的原因与解决方案,导致Co-IP实验假阳性结果的问题包括:抗体交叉反应或同型对照设置不当,裂解后人为诱导蛋白结合,未排除中间蛋白介导的间接互作等。
01
严格设置对照实验
阴性对照
IgG同型对照方案
使用与IP抗体相同种属和亚型的非特异性IgG,排除抗体非特异性结合。
空白磁珠对照方案
仅使用磁珠(不加抗体)孵育样本,验证磁珠是否吸附非特异性蛋白。
敲除细胞对照方案
在目标蛋白敲除的细胞系中进行实验,确认信号是否为背景干扰。
阳性对照
Input组
验证样本中靶蛋白和互作蛋白的存在,避免因蛋白降解导致的假阴性误判为假阳性。
02
排除非特异性结合
预纯化(Pre-clearing)
用空白磁珠或Protein A/G磁珠预孵育样本,去除与磁珠非特异性结合的蛋白。
优化洗涤条件
增加洗涤次数(3-5次)或提高缓冲液盐浓度(如含150-300 mM NaCl),减少弱结合残留。
使用不同去垢剂(如Triton X-100或CHAPS)调整裂解液严谨度。
03
其他互作方法交叉验证
免疫荧光共定位
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靶蛋白与互作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是否重叠,排除体外人为结合。
GST Pull-down/BiFC
验证是否为直接互作:GST Pull-down可证明体外直接结合,而BiFC(双分子荧光互补)可检测活细胞内实时互作。
质谱分析
对IP产物进行质谱检测,确认互作蛋白是否为目标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伴侣。
04
抗体验证与优化
01
抗体特异性检测
•通过Western Blot验证抗体仅识别目标蛋白,避免交叉反应。
•使用敲除细胞或siRNA沉默样本作为抗体特异性验证对照。
02
抗体浓度优化
•降低抗体浓度(如梯度测试),减少非特异性结合导致的假阳性。
05
重复实验与条件控制
生物学重复
至少3次独立实验验证结果一致性,排除偶然性。
操作污染控制
全程低温操作(冰上处理样本),添加蛋白酶抑制剂防止蛋白降解。
总 结
假阳性验证需结合对照实验、多技术交叉验证和严格操作流程。若通过上述方法仍无法排除假阳性,建议改用邻近标记技术(如BioID)或单分子互作检测(如FRET)进一步验证。
· 七纯生物 ·
— 将上新全系列IP凝胶与磁珠产品 —
敬请期待吧!
七纯待上线全系列IP凝胶与磁珠产品
手机扫码可直接访问该页面